细心的朋友在喝完葡萄酒时,会发现有时能看到一些葡萄酒中会出现一些固体沉淀物,而有的葡萄酒则没有这些沉淀物。这是怎么回事?葡萄酒变质了?下面将为大家讲解葡萄酒中出现沉淀以及应该怎么处理这些沉淀的相关知识。
其实,很多葡萄酒在发酵和熟成过程中都会析出沉淀,但也有些葡萄酒几乎从来不会。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质是无害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葡萄酒的质量;不过,如果葡萄酒带有较多的沉淀物,在饮用之前,一般会进行换瓶或者醒酒,以把沉淀物质除去。
一、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出现的沉淀物质
酒泥
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沉淀被称为“酒泥”或者“酒糟”,其中的物质包括死酵母、蛋白质、葡萄梗、葡萄皮以及其他固体物质。葡萄酒跟酒泥接触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更多的个性和复杂度;不过如果处理不当,葡萄酒可能发展出一些不好的风味。
葡萄酒发酵结束之后,为了把酒泥除去,会先进行澄清,然后再转移到橡木桶或者不锈钢罐里进行熟成。在熟成过程中,葡萄酒依然会析出沉淀,所以有时就会把葡萄酒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这样也可以除去沉淀。
总的来说,葡萄酒在发酵与熟成过程中与酒泥接触得越久,就能发展出越为复杂的风味。酒泥接触时间的长短主要由酿酒师控制,没有固定的标准。现在由于过滤和澄清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一般很少能在瓶装葡萄酒中看到明显的沉淀物,除了那些用传统法酿造出来的香槟和起泡酒之外,因为这些酒的二次发酵过程是在瓶子中进行的。
二、葡萄酒装瓶之后出现的沉淀物质
醒酒
对一般人而言,说起葡萄酒中的沉淀,脑中想到的都是葡萄酒在瓶子中产生的沉淀。不过,由于只有陈酿时间在8年以上的红葡萄酒才会出现沉淀,因此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其实不需要为这个问题烦恼。
红葡萄酒在装瓶后出现的沉淀是由单宁和其他固体物质形成的。这些物质可以让葡萄酒获得一定的复杂度,不过在饮用的时候一般会把它们除掉。因为这些沉淀物会让酒喝起来有苦味,令人不悦;另外,它会影响葡萄酒的外观色泽,给人不好的印象。
如果你要喝一瓶已经陈酿了好几年的葡萄酒,可以先倒一点到杯子里,拿到光源下看看其中是否有沉淀。如果有,醒酒后再喝。